1.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哪个洲的国家?

2.是怎么死的?

3.怎样实现无线电侦察?

布干维尔岛游记攻略_布干维尔投资

1、澳大利亚。其领土面积7692024平方公里,四面环海,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,因此也称“澳洲”。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,是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。

2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洋洲第二大国,英联邦成员国,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,主要涵盖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俾斯麦群岛、布干维尔岛等共约600余个大小岛屿。

3、北马里亚纳群岛位于台湾岛以东2,600公里处。二战时期曾在此爆发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马里亚纳海战。

4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西太平洋岛国,全国陆地面积705平方公里,人口10.56万。全国有607个岛屿,共四个州,首都帕利基尔位于最大的岛屿波纳佩岛。

5、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陆地面积181.3平方公里。人口约6.2万人。与之在海上相邻的地区分别是北部的威克岛,南部的瑙鲁,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东南部的基里巴斯。

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哪个洲的国家?

巴布亚新几内亚地理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。西与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接壤,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。属美拉尼西亚群岛。全境共有600多个岛屿。主要岛屿包括新英格兰、新爱尔兰、马努斯、布干维尔和布卡等。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,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水域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。海拔1000米以上属山地气候,其余属热带气候。5-10月为旱季,11-4月为雨季,沿海地区年均气温21.1-32.2℃,山地地区比沿海地区低5-6℃。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。

新几内亚高地地区早已有人定居。1511年葡萄牙人发现新几内亚岛。18世纪下半叶,荷兰、英国、德国殖民者接踵而至。1906年英属新几内亚交澳大利亚管理,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。德属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澳军占领,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委托澳管理。1942年被日本占领。1945年联合国将其重新交澳托管。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,称“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”。1973年12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。1975年9月16日独立。迈克尔·索马雷(Michael Somare)为首任总理。

是怎么死的?

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大洋洲国家。

从地理位置上看,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南太平洋西部,是大洋洲面积第二大国家,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。其领土包括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俾斯麦群岛、布干维尔岛等共约8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。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九成以上是美拉尼西亚人,还有少数白人与华人,其中华人数量约1万人左右。

区域位置

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土面积46.284万平方公里,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,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水域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(2013年)。

全境共有600多个岛屿。各岛多山,火山较多,地震频繁。包括新几内亚岛(伊里安岛)东部、新英格兰岛、新爱尔兰岛、曼纳斯岛、布干维尔岛、布卡岛等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巴布亚新几内亚

怎样实现无线电侦察?

是在视察部队途中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而毙命。

美军暗杀山本计划如下:

瓜岛的美军航空部队接受了暗杀山本的这个任务,并连夜制订了袭击计划,决定采取空中截击座机的方案,使用P-38“闪电”战斗机执行袭击任务。

1943年4月18日早晨,瓜岛亨德森机场上满载燃油和的P-38轰炸机陆续起飞。按照计划,它们将在布干维尔岛的雨林上空与山本相遇。

此时,山本早已在空中了。他早晨6点钟就乘坐“一”式陆基轰炸机从拉包尔出发了,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参谋长宇垣。

飞行编队很小。山本乘1号机,宇垣乘2号机,护航的只有6架“零”式战斗机。

山本的1号机的飞行高度是2000米,飞行员看见了布干维尔岛的雨林,拿过一张纸条,写了几个字,递给了山本。山本接过来一看,上面写着:“可望于7点45分飞抵布因机场。”

刚写完字条,1号机飞行员就看到护航的一架“零”式战斗机出现了异动——它骤然偏离航线,脱离机群,一个加速度蹿到前面去了,而且还向他摆动机翼,飞行员还用手指向他的右侧后方。

1号机飞行员的心沉了下去,他顺着“零”式战斗机的飞行员所指的方向望过去,只见数架美机P-38正迅疾地追过来,高于1号机500米左右。他来不及多想,立刻紧急下降。

就在1号机紧急下降的时候,6架日军“零”式战斗机则快速爬升,冲到美机中,纠缠起来。他们不知自己已经中了计。咬住他们的是米歇尔的掩护组,米歇尔特意将“零”式战斗机从山本座机旁引诱过来,为的是给兰菲尔的攻击组创造追歼山本的机会。

片刻之后,山本的1号机,在兰菲尔组发射的大量炮弹中无处躲藏。飞机轰然起火,一路燃烧着,栽进了布干维尔岛茂密的雨林。

这**般的场景,落入了坐在2号机里的宇垣眼里,他惊骇的脸孔映在飞机的舷窗上,呆然不动。

这次任务成为二次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斗机拦截任务。在日本,山本阵亡的事件被称为“海军甲事件”。日本当局一直拖到1943年5月21日才公布山本的死讯,朝野震惊。

扩展资料:

,1884年4月4日-1943年4月18日,原名高野五十六,日本帝国海军大将,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,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。

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,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。历任驻美武官、第1航空战队司令、海军航空本部长、海军次官。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,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,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

参考资料:

百度百科_

无线电通信是靠电台发射无线电信号和收听无线电信号来完成的。发射的无线电信号,己方电台可以收听到,敌方电台也可以收听到,这就为无线电侦察(利用电台侦察)提供了条件。而无线电侦察正是电子战的一个重要方面。无线电侦察的主要内容是:

“截获”敌方无线电台通信信息,进行分析和破译。通过分析可以判明敌方电台通信的性质。通过破译可了解敌方行动的战斗命令以及部队的请示报告。

查明敌方电台的设备多少和位置。敌方电台的设备数量和配置密度,可以反映部队的配置情况,这对判断敌方动态和作战部署十分重要。当某地区突然发现有新的电台通信的信号时,说明这地区增加了军队;如果这地区电信号减少时,说明有些军队已撤走。这对了解敌情很重要。

无线电侦察的内容还有很多,比如查明敌方电台是哪个国家产品,工作频率是多少赫兹以及电台更换情况。还需查明敌方电台的通报规则、密码种类以及电台服务人员的手法特点、信号特点和工作习惯等等。

正因如此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美国专门成立一个无线电侦察机构,或叫“电子窃听机构”,工作人员有1万多名。无论地面、海上和空中,到处都有它的“窃听哨”,从而形成一个“全球窃听中心”,人们把它比喻为全球的“空中电子吸尘器”(意思是专门吸收空中的电信号)。

1943年4月18日上午,日本海军大将、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策划者——和他的随同人员,分乘两架“一”式陆上攻击机,在6架“零”式战斗机(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名机)的“保驾”下,前往布因前线视察海军舰队。这一天,天空能见度特别好,转眼间左下方已出现了布干维尔岛北端的布因机场。于是,6架“零”式战斗机便全无戒备开始悠然地飞行,蓝天、白云、大海,令飞行员心旷神怡。在乘座机之前,已脱掉白色显眼的海军服,换穿了绿色军装,想以此伪装,免遭飞来横祸。此时,他手执军刀,坐在飞行员旁,他构想着未来太平洋战争“胜利”的前景。

突然,日本担任护航的一架战斗机向前冲了七八十米,紧接着另一架“零”式战斗机也向前冲了过去,显然出现了敌情。

“敌机!”说时迟,那时快,日本飞行员注视前方,看到有几架美国P-38“闪电”战斗机,正从前面斜下方的丛林处,对准山本的座机,爬行般地拉起了机头。大事不好,6名日本护航员万没想到在这完全处于日军控制的地区竟遇上了“绿林好汉”,这是怎么回事?

原来,美军的全球“空中电子吸尘器”,早已“截获”了日军的无线电信号。尽管山本在视察前线之前,采用“密码电报”通知部队,但这“密码”已被美国的情报专家破译了,所以美军早已掌握了视察前线的时间、地点以及飞机航线……也有的报刊报道说,美国海军是从日本沉船的船长尸体上获得了日本海军“电报的密码本”。当时美国海军一位高级官员曾兴高采烈地说:“这个发现的价值,相当于美国增建了一支舰队。”

不管哪一种说法,总之1943年4月14日,即山本座机起飞的前四天,远在美国珍珠港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,收到一份破译了的日军电报,知道了策划偷袭珍珠港的要到布因基地视察部队。他立即电令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希中将制定截击的行动方案,并上报华盛顿要求批准这一重要军事行动。

哈尔希中将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,还有四天准备时间,定叫山本有来无回。

几小时之后,美军驻守在瓜岛的航空队司令米切尔少将奉哈尔希中将之命,已拟定好截击计划。他考虑只有P-38“闪电”战斗机能飞这么远(航程1891千米),便决定派339中队去干掉山本,以雪国人之恨!

为保守机密,一直到1月17日傍晚,沉稳的米切尔少将才命令339中队的队长米歇尔和飞行员兰菲尔,火速驱车到司令部领受任务,并指示他们一定在山本座机降落前10分钟,进行空中截击,置山本于死地。

4月17日深夜,4架B-24飞机冒雨飞到瓜岛,运来了大型副油箱,以保证“闪电”战斗机改装后长途飞行。地勤人员通宵紧张工作,一直到4月18日早晨,18架“闪电”战斗机才改装完毕。

4月18日早晨7点10分,与众不同的双机身的“闪电”战斗机群起飞。遗憾的是,有两架“闪电”战斗机突然发生故障,不能起飞参战了。中队长米歇尔很生气,但马上心情又平静下来,认为地勤人员连夜快速改装,难免一失。而且,有16名“空中杀手”,足以令山本命丧黄泉。他在空中很快调整好编队,向指定空域飞行。

为了防止日军的“千里眼”——雷达的观测,美军这16名“空中杀手”采用贴近海面的超低空飞行。这是极其危险的,弄不好会一头跌入海中,因为“海天相连一色”。

为了避免日本电台的窃听,16架“闪电”战斗机在飞行中保持“无线电静默”(不进行无线电联系),因为这是一次极秘密的飞行。
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超低空飞行,16架“闪电”战斗机准时到达指定空域,等候山本“按时赴约”。9点33分,34分,35分……16名“空中杀手”心急如焚。突然,一名“空中杀手”打破了“无线电静默”——“右前方,山本来了!”

身经百战的飞行员兰菲尔,立即扔掉副油箱,带领他的攻击小队像猛虎一般扑向山本的座机。在如此紧急时刻,3号飞机的飞行员由于过分紧张,扔不下副油箱,机身重难以在空中格斗,4号机的飞行员不得不保护他。所以,最先扑过去的只有两架“闪电”战斗机了。

日本负责“保驾”的“零”式战斗机,怎能容忍兰菲尔冲杀过来,急忙迎头拼死拦截。可是,兰菲尔这只“猛虎”,此时要吞掉的是“一块肥肉”——,对扔过来的几块“骨头”(“零”式战斗机)哪有兴趣。兰菲尔以高超的飞行技术,巧妙地躲过“零”式战斗机的拦截,紧紧追赶贴近树梢飞行的山本座机。追上之后,猛烈开火,山本座机接连中弹而爆炸,坠入布干维尔岛的原始森林之中……

山本之死,对日本官方震动极大,但一时弄不明白,按“密码电报”联系的绝密之行,为什么竟与美国“闪电”战斗机狭路相逢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,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,才披露了“破译密电码”这个天机,使山本之死的真相大白。

以上说明,在无线电通信领域中,特别在军事通信方面,密码电报与破译密码的斗争,从未停息过,而且将越演越烈。